支援螢幕具有不同的解析度,尺寸

術語和概念

螢幕尺寸

實際物理尺寸,以螢幕對角線測量。為簡單起見,Android 將所有實際螢幕尺寸分為四種通用尺寸:小尺寸,普通尺寸,大尺寸和超大尺寸。

螢幕密度

螢幕物理區域內的畫素數量; 通常稱為 dpi(每英寸點數)。例如,與正常密度螢幕相比,密度螢幕在給定物理區域內具有更少的畫素。為簡單起見,Android 將所有實際螢幕密度分為六種通用密度:低,中,高,超高,超高和超額外超高。

取向

從使用者的角度看螢幕的方向。這可以是橫向或縱向,這意味著螢幕的寬高比分別為寬或高。請注意,預設情況下,不僅不同的裝置在不同的方向上執行,但是當使用者旋轉裝置時,方向可以在執行時更改。解析度螢幕上的物理畫素總數。新增對多個螢幕的支援時,應用程式無法直接使用解析度; 應用程式應僅關注螢幕尺寸和密度,如通用尺寸和密度組所指定。與密度無關的畫素(dp)在定義 UI 佈局時應使用的虛擬畫素單元,以與密度無關的方式表達佈局尺寸或位置。與密度無關的畫素相當於 160 dpi 螢幕上的一個物理畫素,這是系統為中等密度螢幕假定的基線密度。在執行時,系統根據使用的螢幕的實際密度,根據需要透明地處理 dp 單元的任何縮放。dp 單位到螢幕畫素的轉換很簡單:px = dp *(dpi / 160)。例如,在 240 dpi 螢幕上,1 dp 等於 1.5 個物理畫素。在定義應用程式的 UI 時,應始終使用 dp 單位,以確保在具有不同密度的螢幕上正確顯示 UI。根據使用中螢幕的實際密度。dp 單位到螢幕畫素的轉換很簡單:px = dp *(dpi / 160)。例如,在 240 dpi 螢幕上,1 dp 等於 1.5 個物理畫素。在定義應用程式的 UI 時,應始終使用 dp 單位,以確保在具有不同密度的螢幕上正確顯示 UI。根據使用中螢幕的實際密度。dp 單位到螢幕畫素的轉換很簡單:px = dp *(dpi / 160)。例如,在 240 dpi 螢幕上,1 dp 等於 1.5 個物理畫素。在定義應用程式的 UI 時,應始終使用 dp 單位,以確保在具有不同密度的螢幕上正確顯示 UI。


單位

  • PX

    畫素 - 對應於螢幕上的實際畫素。

  • 英寸 - 基於螢幕的物理尺寸。1 英寸= 2.54 釐米

  • 毫米

    毫米 - 基於螢幕的物理尺寸。

  • PT

    點數 - 基於螢幕物理尺寸的 1/72 英寸。

  • dp 或 dip

    密度無關畫素 - 基於螢幕物理密度的抽象單元。這些單位相對於 160 dpi 的螢幕,因此一個 dp 是 160 dpi 螢幕上的一個畫素。dp 與畫素的比率將隨著螢幕密度而變化,但不一定是成正比的。注意:編譯器同時接受 dipdp,但 dp 更符合 sp

  • SP

    與比例無關的畫素 - 這與 dp 單位類似,但它也可以通過使用者的字型大小首選項進行縮放。建議你在指定字型大小時使用此單位,以便根據螢幕密度和使用者偏好調整它們。從瞭解 Android 中的密度獨立性:

單元 描述 每個物理英寸的單位 密度獨立 每個螢幕上的物理尺寸相同
px 畫素 不定 沒有 沒有
in 英寸 1
mm 毫米 25.4
pt 72
dp 密度無關畫素 〜160 沒有
sp 縮放獨立畫素 〜160 沒有

參考文獻: